产业动态

「当成人纸尿布销售超过婴儿纸尿布」台湾如何面对老化挑战

圖/unsplash

图/unsplash

日本北海道中部的夕张市,1953年人口有将近10万人,到了2013年仅剩下1万人。曾经有21所小学,如今只剩下1所。当地医院的妇产科诊疗间与病房已被废弃,成了堆放杂物的储藏室,满是灰尘。这是英国BBC纪录片《借镜日本:人口老化的警示》(The Great Japanese Retirement)拍摄的真实场景。在这个国家,成人纸尿布销量早已超过婴儿纸尿布,预测未来40年之内,人口会蒸发三分之一。而台湾目前正以更快的时速进入超高龄社会,究竟日本的今日,会不会成为台湾的未来,成为了各界学者担忧的议题。

社会年龄向高走,背后带来的冲击与挑战

去年台湾正式迈入「高龄社会」,如今每 7 人就有一人是老人;与此同时,少子化现象也正日益加剧,产生巨大的劳动力缺口,而台湾将在2026年成为超高龄社会(65岁以上人口佔比超过20%),不论是生育率下降或是高龄社会演化,台湾人口变化的速度明显过快,远高于欧美国家,从高龄社会到超高龄社会只花了8年的时间,老化速度高于日本(11年)、美国(14年)、法国(29年)以及英国(51年), 并与韩国(8年)和新加坡(7年)接近。

去年12月16日,龙应台文化基金会在台北举办「人口与未来:当街上没有孩子」讲座,讨论当开发中国家仍处於高生育,已开发地区人口却快速递减,该如何宏观看待人类社会的未来。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薛承泰表示,台湾的新生婴儿出生数已跌破20万,未来也绝对不会再有超过20万的可能。台湾生育率已经降到比日本还低,到了2060年,我们的人口结构便会赶上日本,老人佔比将达到40%,随着人口结构的老化,最大的冲击就是年轻人的负担加重。

国发会主委陈美伶表示,针对可预见的人口结构变迁,政府除强化已推动的少子女化对策外,为了因应数位经济的来临,也应从小扎根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,使人力资源做有效的配置及运用。

老化趋势下高龄产业挑战业界的各种可能

随着老化成为现实,在劳动人口大量流失的同时,也带来了许多契机。意识到老化问题的同时,台湾掀起了各式针对老人使用的设计,不管是运用机器人解决长照问题,还是运用「银发力」让社区恢复生机的社会设计,人口老化在困扰著劳动人力的同时,也为这个社会带来了无限可能。国内人力资源网站,在第一线嗅到劳动力结构改变的警讯,创建了「104 高年级平台」并著手重塑高龄劳动力价值。企业爱用年轻人,助长了国人「早退」的风气,使得台湾退休人士早了日韩10年以上。台湾人平均壽命大概 80 岁,58 岁就退休,表示中间还有 20 多年时间,这些人大多处於閒置状态。退休后顿时失去生活重心,可能会并发各种心理疾病,而退休的长者优势在于时间弹性、经验老到,并且因为年纪大、见识多,待人处事的态度、涵养和沟通能力都很好,让长者「从其所爱」,使他们再度「动起来」,重燃工作热情,不只可以有效帮助社会运作,同时也充实了长着的心灵。在平台的协助下,长者不只可以担任在地导览员,运用知识与在地回忆,为游客带来充满岁月痕迹的「老字号」旅程;也可以将一手的家常菜教给学员,让岁月与文化传承下去。

人口老化以及人力缺乏的契机,也间接带动了机器人产业的活络化,未来机器人不只可以帮助长照工作,还可以应用互动机器人,在与长者互动的同时,於夜晚监控长者的健康。另外还有许多老人应用相关设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如针对老人施力点不同而设计的易用性高的餐具、专为长者打造的住宅空间及移动辅具、还有方便照护者协助长者穿着的衣物上,选用的终身抗菌科技等,用于减少感染及异味的机率。这些新兴服务,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。从另一方面看待老化议题,或许会看见不同的视野,期待未来人类能用科技以及智慧,成功与老化的人口结构共存。

日本北海道中部的夕張市,1953年人口有將近10萬人,到了2013年僅剩下1萬人。曾經有21所小學,如今只剩下1所。當地醫院的婦產科診療間與病房已被廢棄,成了堆放雜物的儲藏室,滿是灰塵。這是英國BBC紀錄片《借鏡日本:人口老化的警示》(The Great Japanese Retirement)拍攝的真實場景。在這個國家,成人紙尿布銷量早已超過嬰兒紙尿布,預測未來40年之內,人口會蒸發三分之一。而台灣目前正以更快的時速進入超高齡社會,究竟日本的今日,會不會成為台灣的未來,成為了各界學者擔憂的議題。

社會年齡向高走,背後帶來的衝擊與挑戰

去年台灣正式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如今每 7 人就有一人是老人;與此同時,少子化現象也正日益加劇,產生巨大的勞動力缺口,而台灣將在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(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%),不論是生育率下降或是高齡社會演化,台灣人口變化的速度明顯過快,遠高於歐美國家,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花了8年的時間,老化速度高於日本(11年)、美國(14年)、法國(29年)以及英國(51年), 並與韓國(8年)和新加坡(7年)接近。

去年12月16日,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在台北舉辦「人口與未來:當街上沒有孩子」講座,討論當開發中國家仍處於高生育,已開發地區人口卻快速遞減,該如何宏觀看待人類社會的未來。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,台灣的新生嬰兒出生數已跌破20萬,未來也絕對不會再有超過20萬的可能。台灣生育率已經降到比日本還低,到了2060年,我們的人口結構便會趕上日本,老人佔比將達到40%,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,最大的衝擊就是年輕人的負擔加重。

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,針對可預見的人口結構變遷,政府除強化已推動的少子女化對策外,為了因應數位經濟的來臨,也應從小扎根加強相關技能的培訓,使人力資源做有效的配置及運用。

老化趨勢下高齡產業挑戰業界的各種可能

隨著老化成為現實,在勞動人口大量流失的同時,也帶來了許多契機。意識到老化問題的同時,台灣掀起了各式針對老人使用的設計,不管是運用機器人解決長照問題,還是運用「銀髮力」讓社區恢復生機的社會設計,人口老化在困擾著勞動人力的同時,也為這個社會帶來了無限可能。國內人力資源網站,在第一線嗅到勞動力結構改變的警訊,創建了「104 高年級平台」並著手重塑高齡勞動力價值。企業愛用年輕人,助長了國人「早退」的風氣,使得台灣退休人士早了日韓10年以上。台灣人平均壽命大概 80 歲,58 歲就退休,表示中間還有 20 多年時間,這些人大多處於閒置狀態。退休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,可能會併發各種心理疾病,而退休的長者優勢在於時間彈性、經驗老到,並且因為年紀大、見識多,待人處事的態度、涵養和溝通能力都很好,讓長者「從其所愛」,使他們再度「動起來」,重燃工作熱情,不只可以有效幫助社會運作,同時也充實了長著的心靈。在平台的協助下,長者不只可以擔任在地導覽員,運用知識與在地回憶,為遊客帶來充滿歲月痕跡的「老字號」旅程;也可以將一手的家常菜教給學員,讓歲月與文化傳承下去。

人口老化以及人力缺乏的契機,也間接帶動了機器人產業的活絡化,未來機器人不只可以幫助長照工作,還可以應用互動機器人,在與長者互動的同時,於夜晚監控長者的健康。另外還有許多老人應用相關設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如針對老人施力點不同而設計的易用性高的餐具、專為長者打造的住宅空間及移動輔具、還有方便照護者協助長者穿著的衣物上,選用的終身抗菌科技等,用於減少感染及異味的機率。這些新興服務,將為人類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。從另一方面看待老化議題,或許會看見不同的視野,期待未來人類能用科技以及智慧,成功與老化的人口結構共存。

回响